一、賽事介紹
機器人應用是人工智能時代最具有挑戰性的前沿科學技術難題之一,它彙集了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核心技術,包括人工智能學的智能感知、認知和決策的各種算法能力,以及機器人學在傳感器、控制器和執行器的高可靠、高精確的運動和控制能力。
預訓練大模型GPT技術的突破,可以為機器人提供智慧的大腦。同時,具身智能機器人是一個具有物理實體、可與真實世界進行多模態交互,像人類一樣感知和理解環境,並通過自主學習完成任務的智能體。二者的結合將使機器人做到「心靈手巧」。
達闥雲端機器人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台與中國計算機學會、AITISA聯盟、OpenI啟智、CCF開源發展委員會、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山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智譜聯合,共同舉辦達闥杯「機器人大模型與具身智能挑戰賽」,旨在鼓勵開發者能夠利用大模型技術和具身智能技術,實現跨模態人機交互、並能自主完成各種複雜任務的機器人應用。
為此,我們提供一個比賽平台,在模擬環境中實現機器人(Agent)的各項任務。基於比賽平台,參賽者可以結合大規模視覺和語言預訓練模型(LLMs, CLIP等)算法來訓練機器人完成複雜的任務。大賽鼓勵參賽者採用各種人工智能技術和工具,包括但不限於大語言模型(LLMs)、多模態視覺理解模型、深度學習和強化學習,來提高機器人的具身智能能力。
「機器人具身智能挑戰賽」作為CCF中國軟件大會的賽事內容,向來自學術界、工業界和研究機構的團隊開放。參賽者需要提交詳細的技術報告,描述他們系統的設計、實現和評估。通過本次比賽,參賽者既可以學習和提升人工智能和機器人領域的知識與技術,還可以與頂級專家直接交流,共同探討通用人工智能的未來發展。另外,大賽配備了免費的算力支撐,各路勇士們,還在猶豫什麼,快快組隊參賽吧!
二、獎項設置
根據組委會和評委評分,大賽將選出一、二、三等獎以及專項獎,具體獎勵金額如下表所示:
獎項 | 名額 | 獎金 |
一等獎 | 1 | ¥30000 |
二等獎 | 2 | ¥20000 |
三等獎 | 3 | ¥10000 |
專項獎 | 4 | ¥10000 |
三、賽題設計
大賽包含規定任務和開放任務兩個賽道,有關各賽道的詳細賽題、仿真環境與技術支持的說明,請通過最下方「閱讀原文」鏈接到大會網站,或參見文末「比賽指南」鏈接。
總體目標任務
在仿真環境中,參賽者通過大模型訓練機器人在咖啡廳場景成為合格的咖啡廳服務員。這項比賽的考核要點是將大語言模型(LLMs)整合到機器人系統中,開發能夠理解自然語言並以友好和有效的方式與人類互動,並能在咖啡店仿真場景中自主完成各種服務任務的智能機器人。
選手可以按照一般常識性理解,進行機器人任務設定和訓練。在仿真場景中,機器人可以與可交互的物品和NPC進行互動操作的訓練,比如:咖啡店服務員與顧客(NPC)互動、接受和執行訂單以及回答有關菜單的問題、導航、操作咖啡機、清理桌子/地面、開空調/開燈、遞送咖啡/飲料/食物等。
考核要點
主動探索和記憶(Active Exploration and Memorization):機器人在環境中通過主動探索獲得各種環境信息,實現對位置環境的感知,形成以環境感知信息以及運動軌跡等歷史信息維護一個機器人自身的記憶庫。
場景多輪對話(Grouded Question Answering):多輪對話要求機器人智能體具有與人進行流暢的交流能力,具身對話是機器人利用視覺等傳感器獲得的場景信息基礎上,完成於場景相關的對話。
視覺語言導航(Vision Language Navigation):機器人要在不同的場景下承擔多種複雜的導航任務。我們的模擬器支持多任務的現實世界導航和物體互動。可以利用我們的環境完成簡單到複雜的視覺語言導航,並有不同難度的指示,以及交流導航,機器人智能體可以在導航中尋求幫助。
視覺語言操作(Vision Language Manipulation):要求機器人按照視覺和語言的場景描述來抓取一個物體。參賽者需要根據大語言模型提供的指令,解決在不同場景下抓取不同物體的問題。具體抓取物品的技能需要參賽者基於提供的環境和工具接口,通過強化學習等方式進行訓練。
評估
參賽隊必須將LLMs納入其機器人系統,以促進自然語言的理解和互動。比賽將根據以下標準來評估機器人系統的性能:
任務完成的準確性和效率:參賽者將被評估任務完成的準確性和效率,包括物體操作、導航到準確位置的精度,執行推理速度,訂單執行和人機互動。機器人必須準確、高效地完成任務,才能獲得分數。
人與機器人的互動:參賽者將被評估其機器人與顧客和工作人員互動的自然度和友好度。機器人必須以自然和友好的方式進行交流,以獲得積分。
時間限制:參賽者將有規定的時間來完成任務,在規定時間內得分最高的團隊將被宣布為獲勝者。
四、賽事安排
參賽對象
機器人具身智能挑戰賽對來自全球學術界、工業界和研究機構的團隊開放,包括:
在機器人和人工智能方面有專長的大學和研究機構
專門從事機器人和人工智能應用的初創企業和公司
獨立的機器人愛好者和業餘愛好者
比賽過程和時間安排
機器人具身智能挑戰賽將在CCF中國軟件大會會議期間舉行比賽頒獎。
作品提交截止日期:2023年11月20日
公布比賽結果和頒獎日期:2023年12月3日
參賽作品提交與評分規則
除挑戰賽統一要求文檔外,提交內容還包括方案設計文檔、RDK技能開發藍圖源文件,以及錄製的運行結果視頻。凡提交的參賽作品,賽事組織方擁有永久的使用權,如經過審核后發佈到海睿機器人技能應用商店(Robot Skill Store),獲得的收益將按一定比例和平台分成(具體細節以最終官方公布為準)。作品提交具體方式和技術交流社區請通過「點擊此處」鏈接到大會網站,或參見文末「作品提交說明」與「比賽指南」鏈接。
評分規則:分為總分排行與單項排行兩種名次。
1)總分排行規則:場景下有多個任務,任務得分為完成這些任務的分數相加;每位選手按比賽要求提交設計文檔、錄製視頻、藍圖源文件等內容,組委會進行評審打分。
2)單項排行規則:場景下有多個任務,每個任務單獨進行分數排行;每位選手按比賽要求提交設計文檔、錄製視頻、藍圖源文件等內容,組委會進行評審打分。
3)決賽:賽事評委按照大賽組委會的相關規定和要求,對選手的作品進行計分、排名。當分數相同時,文檔質量等將成為附加排序依據。約前 30% 的隊伍進入答辯環節,參加答辯的隊伍最終排名依據測試排名(權重 65%)與答辯排名(權重 35%)的綜合排名。
4)如果因題目難度過大或版本等不可抗因素,導致無團隊完成任意一個任務,組委會重新評審后,設定新的打分標準,按新的標準重新打分。如違背大賽規定規範,可能會被取消參賽資,具體內容由大賽組委會規定。
五、組織架構
主辦單位:
中國計算機學會
承辦單位:
中國計算機學會軟件工程專委會、系統軟件專委會、開源發展委員會、達闥機器人
協辦單位:
AITISA聯盟、OpenI啟智、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山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智譜華章科技有限公司
名譽主任:
梅 宏——中國科學院院士
黃曉慶——達闥機器人創始人、董事長兼CEO
主任:
金 芝——中國計算機學會常務理事及系統軟件專委會主任、北京大學教授
執行主任:
彭 鑫—— CCF軟件工程專委會副主任、CCF開源發展委員會常務委員、復旦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副院長
副主任:
余 躍——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AITISA)、OpenI啟智開源平台運營中心主任
郭 耀——北京大學計算機學院副院長,CCF系統軟件專業委員會執行委員
胡春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軟件學院院長,CCF系統軟件專業委員會委員、青年計算機科學家論壇學術委員會委員
王 斌——達闥機器人副總裁
委員:
董 震——復旦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青年副研究員
梁小丹——中山大學智能工程學院副教授
郭 迪——北京郵電大學人工智能學院教授
馬世奎——達闥機器人研發副總裁
劉德兵——北京智譜華章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六、賽事報名
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工作人員邀請入群
宣講預告:本周日(9月17日)下午將舉行比賽宣講會,請各位預報名選手添加我們工作人員入群關注通知,屆時將有眾多大咖及技術專家在線交流!
賽事諮詢
黃老師 17777791807
了解詳情
1)您可點擊https://chinasoft.ccf.org.cn/notice/Robot.html查看賽事官網。
2)比賽指南:
http://chinasoft.ccf.org.cn/notice/賽題指南.pdf
3)作品提交說明:
http://chinasoft.ccf.org.cn/notice/作品提交說明文檔.pdf